傍晚路过小区门口的水果店,听见一个穿校服的女孩对着母亲发脾气。女孩攥着手机,声音带着不耐烦:“你看同学妈妈都能给她买最新款的平板,就你连个普通的都舍不得,跟你说有什么用!” 母亲手里提着刚买的特价苹果,塑料袋被勒得变了形,她张了张嘴,最终只小声说了句:“妈妈这个月工资还没发,再等等好不好?”

那一刻,我忽然想起小时候的自己。初中时班里流行带卡通图案的保温杯,我软磨硬泡让母亲买。她翻遍了镇上的小卖部都没找到,最后连夜用彩线在我的旧保温杯上绣了只小熊。可第二天我看到同学的保温杯印着精致的动画人物,却把母亲绣的杯子塞进书包最底层,连碰都不愿碰。后来才知道,那只旧杯子是母亲结婚时买的,她一直没舍得用,而那几针歪歪扭扭的绣线,是她戴着老花镜,熬了半宿才完成的。
我们总在不经意间,用外界的标准衡量父母的 “能力”。嫌弃他们不会用智能手机,跟不上时代;抱怨他们不懂时尚潮流,说话老气横秋;甚至在同学面前,不愿承认那个穿着旧衣服、操着方言的人是自己的父母。可我们忘了,父母也曾是意气风发的少年,他们也曾有过梦想和追求,只是后来有了我们,才把所有的锋芒都藏了起来,把生活的重心变成了 “如何让孩子过得更好”。
邻居张阿姨是小区里出了名的 “节俭”,买菜总挑傍晚打折的,衣服好几年都不添新的。可她的儿子每次回家,行李箱里总会装满各种进口零食和新款球鞋。有一次我问她,为什么对自己这么苛刻。张阿姨笑着说:“我这辈子就这样了,可孩子不一样,他在外面上学,不能让别人看不起。” 原来,她每天天不亮就去批发市场帮人卸货,就为了多赚几十块钱,给儿子买他喜欢的东西。那些我们眼中的 “平庸”,不过是父母把最好的机会、最优的选择,都留给了我们。
想起之前看到的一个视频:一位父亲在工地搬砖,汗水浸透了衣服,手上布满老茧。休息时他拿出手机,看着女儿发来的消息,嘴角忍不住上扬。女儿说:“爸爸,我们老师夸我作文写得好,还说我以后能当作家呢!” 父亲赶紧回复:“真棒!爸爸下个月发工资,就给你买套新的作文书。” 镜头拉近,他的手机屏幕已经裂了好几道缝,却舍不得换。其实,父母的 “平庸” 从来不是他们的错,而是生活的无奈。他们或许给不了我们锦衣玉食,却用尽全力,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。
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们渐渐明白,那些曾经被我们嫌弃的 “不完美”,恰恰是父母最深沉的爱。他们可能不会说华丽的辞藻,却会在我们生病时,整夜守在床边;他们可能不懂先进的教育理念,却会把仅有的积蓄,都花在我们的学习上;他们可能没有光鲜亮丽的工作,却用一双勤劳的手,为我们创造了安稳的生活。
所以,请别再嫌弃父母的平庸了。当你抱怨他们不懂时尚时,想想是谁把最好的衣服都留给了你;当你嫌弃他们不会用智能手机时,想想是谁教你学会了走路和说话;当你觉得他们跟不上你的脚步时,想想是谁一直默默在身后,为你加油鼓劲。

父母的爱,从来都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,而是藏在柴米油盐里的细碎关怀,是融入岁月里的默默付出。他们或许平凡如尘埃,却用尽全力,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都给了我们。这份爱,值得我们用一生去珍惜,去感恩。